新闻中心

【IF 10.6】世和基因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合作研究成果发表:ctDNA-MRD定性联合定量可预测肺癌免疫巩固治疗获益

世和学术

目前同步放化疗(CRT)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巩固治疗是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治疗的金标准,然而患者对ICI的响应存在异质性。因此,探索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来指导免疫巩固治疗,避免过度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绿化教授、毕楠教授团队与世和基因再度合作,采用世和瑞递康®,前瞻性地对接受CRT/CRT+ICI巩固治疗的LA-NSCLC进行ctDNA-MRD动态监测,发现ctDNA定性和定量的动态变化可预测CRT后免疫巩固治疗获益[1]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10.6)。


研究亮点


1. CRT后ctDNA阳性的LA-NSCLC患者预后较差,但其同时也是免疫巩固治疗的优势人群。

2. ctDNA定量动态变化可预测CRT的复发模式,发现潜在治愈人群,并预测其免疫巩固治疗响应。

3. ctDNA定性与ctDNA定量动态变化的组合模型能对患者作进一步风险分层,并有效预测预后。


研究设计


本研究前瞻性纳入了105例不可切除的局晚期NSCLC,分为CRT队列(n=55)和CRT+ICI队列(n=50)。分别采集患者基线(治疗前)、CRT期间(CRT第4周)、CRT后(CRT后1个月)和进展时的外周血,利用世和瑞递康®进行ctDNA-MRD(微小残留病灶)检测(图1)。

世和学术

图1. 研究技术路线


主要结论


1、ctDNA定量可实时反应肿瘤负荷及变化


相比仅接受CRT组,CRT联合免疫巩固治疗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都有显著提升(图2A、B)。在整体人群中,ctDNA浓度随着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图2D),并且能实时反映肿瘤负荷的变化(图2C、E)。


世和学术文章
世和学术文章

图2. 患者预后分析及ctDNA定量的动态变化

ctDNA浓度【ctDNA abundance(ng/mL)】=cfDNA浓度(ng/mL)*最大突变丰度

ctDNA当量【ctDNA concentration(hGE/mL)】=cfDNA浓度(ng/mL)*平均突变丰度*1000/3.3



2、CRT后的ctDNA状态可预测预后并提示免疫巩固治疗获益


基线和CRT期间的ctDNA状态不能预测预后,而CRT后ctDNA阳性患者复发风险显著升高(图3A)。在CRT后ctDNA阳性组中,接受ICI巩固治疗的患者PFS显著延长(图3B);而CRT后ctDNA阴性组,患者接受ICI巩固治疗与否,PFS并无显著差异(图3C)。


世和学术文章

图3. CRT后ctDNA的预后和预测作用



3、ctDNA定量动态变化可预测CRT治疗后复发模式


在ctDNA浓度降低组(n=54)和升高组(n=19)中,接受ICI巩固治疗的患者均能显著改善PFS(图4A、C)和DMFS(无远处转移生存)(图4B、D),这提示ctDNA的降低与更高的远处转移风险相关;ctDNA浓度升高则提示患者出现CRT抵抗,与更高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风险相关。ctDNA持续阴性(n=30)的患者,ICI巩固治疗对PFS和DMFS均无改善作用(图4E、F)。


世和学术文章

图4. ctDNA动态变化识别不同的复发模式并预测ICI巩固治疗获益



4、ctDNA状态联合ctDNA定量动态变化模型展现优异性能


综合各个时间点的ctDNA状态(定性)、ctDNA定量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发现,ctDNA状态联合ctDNA定量动态变化的组合模型在预测PFS和DMFS方面具有更优越的性能(图5A、B)。该组合模型可以将ctDNA浓度降低组进一步分层,CRT后ctDNA阴性组的PFS和DMFS显著优于ctDNA阳性组(图5C、D)。


世和学术文章

图5. CRT后ctDNA状态与ctDNA定量动态变化联合模型的预测价值


结语


2022年,王绿化教授、毕楠教授团队与世和基因合作,在Molecular Cancer(IF=37.3)上发表了一项关于ctDNA预测局晚期NSCLC精准放化疗疗效的研究成果[2],本研究在此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放疗后ctDNA-MRD阳性的高危群体,创新地发现ctDNA定性联合定量动态变化可以预测CRT治疗的复发转移模式,并提示巩固免疫治疗的响应情况,进一步提高了ctDNA指导个性化治疗的临床实用性,为肺癌患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专家简介


王绿化教授

王绿化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

  • 中华医学会理事

  •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委

  •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食管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主委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监事长

  • 国家肿瘤规范化诊治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

  •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肺癌组副组长

  •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放射治疗质控专家委员会指导委员

  • 中华医学会北京放射肿瘤学分会副主委

  •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编写审定专家组组长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副主编


毕楠教授

毕楠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胸组主任

lMD. & PhD.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 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访问学者

  • 中华医学会放疗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

  • 中国抗癌协会放疗专委会青委副主委

  • 中国医师协会放疗专委会肺癌学组副组

  • CSCO理事、NSCLC/SCLC/放疗专委会委员

  • 《小细胞肺癌指南》执笔专家;《中华放射肿瘤杂志》编委、《肿瘤临床与康复》副主编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优秀医师、IASLC Developing Nation Award等奖项

  •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Lancet Oncol, Ann Oncol, Mol Cancer, Clin Cancer Res, Cancer Res, JAMA Network Open,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Radiother Oncol等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1]Wang Y, Zhang T, Yang Y, et al. Longitudinal circulating tumour DNA dynamics predict failure patterns and efficacy of consolidation immunotherapy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4, 14(3).

[2]Yang Y, Zhang T, Wang J, et al.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dynamic ctDNA monitoring in inoperable localized NSCLC patients[J]. Molecular Cancer, 2022, 21(1): 117.


作者:Celeste     审核:枝柒所以燃      排版:Mo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