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IF=16.2】CALIBRATE系列研究:辅助化疗后MRD有效预测早中期胃癌复发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王峰教授、袁庶强教授团队与世和基因合作开展的前瞻性胃癌MRD队列研究(CALIBRATE-GC)成果发表于Cancer Communications(IF=16.2)。该研究采用世和一号®大Panel对100 名II/III期可切除胃癌患者手术组织、术前1周、术后一周内和辅助化疗后的血浆进行靶向深度测序,探究了辅助治疗后残留MRD对胃癌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并构建了RFS预测模型。
更多
【IF=12.2】MRD新思路:世和MERCURY多组学预测肠癌新辅疗效,性能优越!
在该研究中,我们首次将MERCURY多组学技术应用于肿瘤围术期MRD监测,联合影像学特征构建局晚期直肠癌新辅助pCR预测模型,其预测性能优于单一影像学特征或突变特征,能够辅助临床更精准地筛选出适合采用W&W方案的优势人群,为未来围术期MRD监测提供了新思路。
更多
【JHO IF23.2】世和MRD又一重磅:更优肺癌术后复发监测方案
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林教授和尹荣教授团队与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世和基因合作开展了前瞻性大型CALIBRATE-LuCaTH研究,采用世和基因大Panel联合MRD检测证实:ctDNA MRD与肺癌术后复发风险显著相关,并且主克隆性突变可能具有更优预测价值。
更多
4篇94分!世和基因CALIBRATE系列早中期围术期MRD重磅研究成果盘点
随着肿瘤临床诊疗的高速发展,高通量测序的临床应用也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自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指导下,人民的健康意识逐步加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肿瘤在早中期被确诊。今年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也将“早筛与精准用药”纳入其中,再次强调肿瘤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的战略意义。在健康规划重心引导、健康理念普及,和临床需求的共同推动之下,肿瘤防治的关口逐渐前移至围术期监控、复发监控及早筛早诊等领域,对第三方检测公司的需求也不断更新,早中期肿瘤分子诊断的研发布局成为检测公司未来市场
更多
世和基因重磅学术成果:国内首个多中心前瞻性肠癌MRD大型研究数据发表
导 读基于ctDNA的MRD监测是目前早中期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高灵敏度、便捷、低风险等优势,但目前仍缺少大型临床研究的验证证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团队、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丁克峰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NCT03312374),采用世和基因ctDNA液体活检技术,动态评估早中期肠癌术后MRD状态,探究MRD状态在肠癌复发风险分层和复发监测中的价值,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logy(IF=11.06,实时影响因子17)。
更多
连续两篇Nature Comms:世和肺癌围术期MRD大型研究CALIBRATE-NSCLC成果发表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早中期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一部分患者术后仍然不可避免地发生复发或转移。传统的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测由于灵敏度较低等原因常常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因此临床上需要灵敏度更高的方式预测早中期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高树庚教授团队与世和基因合作,开展了国内首个前瞻性肺癌MRD大型研究CALIBRATE-NSCLC,采用世和基因自主研发的ATG-seq超高灵敏度ctDNA检测技术,评估了ctD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复发风险和辅助化疗(ACT)获益预测的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发表在N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