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开,春动羊城。3月1日,第22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在广州盛大启幕。本届论坛以"肺癌新型治疗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云集学界领袖、临床精英与检测专家,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并达成共识,为中国肺癌精准诊疗擘画新图景。世和基因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汪笑男女士受邀出席,并分享世和在AI赋能方向的创新实践。
热点讨论
汪笑男女士指出,AI技术在肿瘤精准检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以世和基因为例,从检测全流程质控、自动化分析与报告生成,再到技术研发、服务创新,AI已贯穿于整个业务体系。
一、全流程质控与报告解读
公司自主研发的AI质控预警系统、大数据变异诊断系统,以及报告注释与解读自动化系统,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与稳定性。
二、MRD及早筛新技术开发
在MRD领域,世和术宁Ultra™产品通过TNC错误率模型、零膨胀贝塔分布及CHIP识别模型三重降噪体系,结合自身肿瘤组织对照,通过蒙特卡洛算法进行整体MRD状态评估,为术后MRD提供精准判读。
在早筛领域,世和鹰眼CanScan®多癌早筛产品,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MERCURY多组学肿瘤早筛技术开发,通过基因组学+AI大模型机器学习算法,自动识别血浆cfDNA中的CNV、突变、片段大小、甲基化、表达等多维海量数据模式和特征,结构化解析并输出诊断结果,实现一管血筛查9种癌的突破性进展。
三、更优精准医学解决方案
在多组学领域,依托海量检测经验,世和正加速推进AI与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影像组学、代谢组学等数据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应用于肿瘤分型、诊断与预测,助力创新药物研发,并优化精准临床试验设计。
专家共识
与会专家分别围绕"肺癌新型治疗方法、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基因治疗"展开深入讨论与辩证,并达成肺癌新型治疗方法中国专家共识,以期为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提供方向和指引。
抗体偶联药物
共识一:目前证据显示,以细胞毒负荷为基础的ADC药物在HER2突变、肺癌的后线治疗和小细胞肺癌中显示出积极的疗效,应加速相关临床试验尤其是3期确定性临床试验的开展
共识二:尽管ADC靶点不同,但临床疗效似乎没有大的差别;建议探索更多的靶点,尤其是特异性强的靶点
共识三:目前ADC的Payload绝大部分是细胞毒药物,建议探索更多更强的非细胞毒Payload
共识四:ADC药物有其独特的毒性谱,必须给与高度的重视,尤其要注意肺毒性和眼毒性
共识五:鉴于目前ADC的疗效和安全性,应加速探讨能预测疗效和毒性的标志物
双特异性抗体
共识六:目前证据显示,一些双抗药物在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积极的疗效,安全性相对较好,应加速相关临床试验尤其是3期确定性临床试验的开展
共识七:目前靶点选择仍显局限,建议探索更多的靶点,尤其是特异性强的靶点
临床试验
共识八:开展对照性研究,必须选择目前相应临床场景下最佳标准治疗作为对照组
共识九:肺癌的疫苗和细胞治疗正处于萌芽状态,应给与积极探索,重点是新抗原的发现与鉴定和长期的安全性
共识十:人工智能(AI)正迅猛地改变社会生态,必须加速探索AI在肺癌的转化性研究和临床诊治全链条上的应用
结语
22载薪火相传,中国肺癌高峰论坛始终聚焦前沿探索,不仅见证了中国学者在肺癌及胸部肿瘤领域的持续突破,更将百家争鸣的学术思辨凝聚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方案。作为精准医学龙头企业,世和基因坚持创新驱动,高度关注科技发展趋势,正加速探索AI技术在肿瘤精准检测全流程中的应用,为更多患者带去新希望。
世和基因简介
世和基因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南京江北新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发改委/科技厅/工信厅联合认证的精准医学中心。公司专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肿瘤精准医疗的临床应用,拥有CAP/CLIA/ISO15189国际认证实验室,已累计检测肿瘤样本超100万例。核心产品包括国内首批获批的益胜康™6基因试剂盒(2018)、首个肿瘤NGS大Panel产品世和一号®(2023),以及进入国家创新审查的多基因液体活检试剂盒(2024)。公司持有国内外发明专利66项,发表SCI论文76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合作800多家医院及百余家药企,持续推动肿瘤诊疗一体化及新药研发。